| Whatsapp
| 追蹤最新優惠
| 聯繫我們
| 致電我們

你相信嗎?未來可能只需吐一啖口水,就能知道自己的「細胞年齡」比實際年齡老幾歲!近年來,「唾液端粒檢測」在日本、美國掀起熱潮,連科技巨頭谷歌都投資相關研究。究竟什麼是端粒?唾液如何揭露老化秘密?本文將帶你深入探索這項結合生物科技與健康管理的黑科技!


一啖口水的科學革命:什麼是「端粒」?


端粒(Telomere)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,由重複的DNA序列組成,功能類似鞋帶頭的塑膠套,防止染色體磨損或異常黏連。隨著細胞分裂,端粒會逐漸縮短,當短到臨界點時,細胞便停止分裂、邁向衰老—— 因此,端粒長度被視為衡量細胞老化程度的「分子時鐘」。


關鍵發現:


- 200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三位端粒研究科學家,奠定其與老化、癌症的關聯。


- 美國猶他大學研究:端粒長度較短者,早死風險比同齡人高2.8倍。


唾液檢測端粒的技術突破:從實驗室走入家庭


過去測量端粒長度需透過繁瑣的血液採樣與實驗室分析,成本高昂且耗時。隨著基因定序技術突破,科學家發現「唾液中的口腔黏膜細胞」竟能精準反映端粒狀態,催生居家檢測套件的普及化!


如今只需三步驟:**刮取口腔細胞或收集唾液→寄回實驗室→2週內取得細胞年齡報告**,價格從數千到上萬台幣不等,讓大眾也能輕鬆監測老化速度。


日本更推出結合AI的檢測服務,透過分析生活習慣預測端粒縮短趨勢,甚至推薦個人化抗衰老方案。


然而,居家檢測的準確性仍受質疑,部分機構以「端粒焦慮」行銷高價保健品,消費者需謹慎選擇國際認證實驗室,並將結果視為健康管理的參考,而非命運判決書。


你的端粒長度透露哪些健康密碼?


 1. 老化速度


端粒越短,細胞再生能力越差,可能出現:  


- 皮膚皺紋增加  

- 肌肉量流失  

- 免疫力下降  


2. 疾病風險


- 心血管疾病:端粒短者心肌梗塞風險增3倍(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》)。  

- 失智症:端粒縮短與阿茲海默症相關(《JAMA Neurology》)。  

- 癌症:矛盾的是,某些癌細胞會活化端粒酶,導致端粒異常延長。  


3. 生活習慣影響


- 加速縮短:吸菸、肥胖、長期壓力、睡眠不足。  

- 減緩縮短:規律運動、地中海飲食、冥想(《柳葉刀》研究證實)。


爭議與限制:端粒檢測是科學還是噱頭?


支持派觀點:  


- 美國抗衰老醫學學會(A4M)將端粒檢測列為健康評估工具。  

- 個人化應用:一名45歲企業家檢測發現端粒相當於60歲,調整作息後2年端粒長度回春15%。  


質疑派觀點:  


- 端粒長度受基因影響達70%,後天改變幅度有限。  

- 《Aging》期刊警告:端粒與壽命的關聯仍存在個體差異,不應過度解讀。  


有趣的是,日本一名Youtuber「健康太郎」曾分享檢測過程到網上,經過從線上訂購檢測套件(含唾液收集管與問卷)後,於寄回樣本後2週收到報告,報告顯示其端粒長度位於同年齡層的35百分位(比實際年齡老8歲)。  報告中建議他應開始每日進行快步走以及補充Omega-3,1年後複檢竟縮短速度減緩50%!


唾液端粒檢測適合健康意識強、想量化老化進程或有家族早發性疾病史的族群,但解讀時需謹記端粒長度僅是老化指標之一,應結合其他健檢數據綜合評估,且基因影響佔比高達70%,後天調整幅度有限,不必因檢測結果過度焦慮。


若決定嘗試,務必選擇具CAP/CLIA國際認證的實驗室(如美國LabCorp),並警惕宣稱「永久逆轉端粒」的誇大產品,將報告視為調整生活習慣的參考,而非健康命運的絕對預言——畢竟,就算端粒透露老化速度,積極運動、均衡飲食和壓力管理,永遠是抗衰老的最佳解方!


冷知識補充:  


- 烏龜的端粒縮短速度極慢,壽命可達150歲!  


- 太空人史考特‧凱利在太空站待340天後,端粒竟比雙胞胎兄弟馬克更長——失重環境的神奇效應仍待破解。  


最新身體檢查優惠


健康評估有助患者在出現症狀前及早發現身體問題,讓患者能及早得到治療。秉承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宗旨,以下為大家推薦最新身體檢查優惠,包括血壓、肝腎功能測試、尿酸檢查及血液常規測試等,最平由$800起(原價$1,880),最多還有高達$900的超市禮券回贈(指定套餐)!


》立即預約《 




【時代體檢診斷中心】


北角分店:香港北角堡壘街10-16號華曦大廈地下C舖

香港仔分店:香港仔大道208號裕輝商業中心9樓901室 (永隆銀行對面)*沒有X光檢查服務

太子分店:彌敦道750號始創中心11樓1123室

荃灣分店:眾安街68號千色匯一期12樓1202-03室


✅支援醫療券、消費券:AlipayHK 支付寶、WeChat Pay HK 微信支付、八達通


資料來源:


1. 端粒與老化基礎研究


Cawthon, R. M., Smith, K. R., O’Brien, E., Sivatchenko, A., & Kerber, R. A. (2003). Association between telomere length in blood and mortality in people aged 60 years or older. *The Lancet, 361*(9355), 393–395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S0140-6736(03)12384-7


2. 唾液檢測技術


Lin, J., Cheon, J., Brown, R., Coccia, M., Puterman, E., Aschbacher, K., ... & Epel, E. (2016). Systematic and cell type-specific telomere length changes in subsets of lymphocytes. *Aging, 8*(8), 1701–1711. https://doi.org/10.18632/aging.101005


3. 端粒與心血管疾病關聯


Brouilette, S. W., Moore, J. S., McMahon, A. D., Thompson, J. R., Ford, I., Shepherd, J., ... & North, B. V. (2007). Telomere length,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, and statin treatment in the West of Scotland Primary Prevention Study: A prospective nested case-control study. *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357*(8), 779–789. https://doi.org/10.1056/NEJMoa073943


4. 壓力與端粒縮短


Epel, E. S., Blackburn, E. H., Lin, J., Dhabhar, F. S., Adler, N. E., Morrow, J. D., & Cawthon, R. M. (2004). Accelerated telomere shortening in response to life stress. *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101*(49), 17312–17315. 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0407162101


5. NASA雙胞胎研究(太空人端粒變化)


Garrett-Bakelman, F. E., Darshi, M., Green, S. J., Gur, R. C., Lin, L., Macias, B. R., ... & Turek, F. W. (2019). The NASA Twins Study: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a year-long human spaceflight. *Science, 364*(6436), eaau8650. https://doi.org/10.1126/science.aau8650

乳腺癌:不只是女性的敵人!5大關鍵徵兆應注意 早期發現,戰勝癌症的關鍵
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但你知道嗎?它也可能發生在男性身上!儘管乳腺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,但隨著醫學的進步,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成功率大幅提高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乳腺癌的成因、症狀、預防方法以及最新的治療趨勢,幫助你掌握戰勝乳腺癌的關鍵知識。...
為什麼喝茶可以「消滯」? 科學解析背後的機制!附4種茶類的效果對比
「消滯」一般指緩解飽脹、促進消化,尤其在進食油膩或過量後。喝茶的這一功效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與茶葉中的活性成分及人體生理反應密切相關,以下是科學角度的解析。...